邮箱登录 会员登录
您的位置:

从村官到银行客户经理——记农行北京平谷支行客户经理杨涛

作者:来源:时间:2014-10-08 14:28点击数:

 

大学毕业后,头三年,他是一个受村民喜爱的村官;后三年,他是一位受客户信任的银行客户经理。
从北京延庆乡村的村官到农业银行的客户经理,从随性衣着到西装革履,从四季分明的山里乡村到全年空调的银行大厅,从朴实的乡邻话语到专业的理财名词,在两个迥然不同的职业中,他一直用一颗真诚的心与人生对话,与世界沟通。
他,就是农行北京平谷支行客户经理杨涛。
在政府官员中,村官可谓是最小的官;在银行的各级职务中,客户经理称得上最小的经理。然而,就是在就两个普通平凡的职位上,杨涛认为自己真正得以成长,学会诚恳做人,踏实做事。
2008年,从北京农学院毕业后,杨涛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考取了北京延庆县永宁镇“村官助理”的工作岗位,下乡当村官,一干就是3年。当年时任中组部部长的李源潮,在“村官”下乡欢送会上激励大学生,要在农村这个舞台施展才华,砺练人生。“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2008年写给大学生村官的一封信中,李源潮说:“大学生当村官的经历和经验,将会成为有志成才者受益终生的精神财富。”
回顾三年“村官”经历,杨涛说:“大多时间里,村官的工作平淡、枯燥,而又琐碎,但是我让自己耐下心来做事,村民和领导对我比较满意,我这三年也就没有白费。”
20115月,他顺利通过了农行招聘的层层选拔,来到了农行的大家庭。
平谷支行营业部,是杨涛进入农行工作后的第一站。提起杨涛,营业部同事们对他都赞不绝口:“虽然年青,做事却很踏实,上手快,工作勤奋,任劳任怨。”
但是最初进入农行工作时,杨涛自己感受到很不适应,甚至是措手不及。“原本我觉得自己知识积累得不错,但是真正面对客户时,经常会一头雾水。”让他庆幸的是,在农行北京平谷支行营业部这个大集体中,有领导关心,有同事帮助。“为了让我们新人尽快转换角色,让经验丰富的客户经理带领我们,指导我们。”同时,杨涛主动利用点滴时间,恶补金融知识,相继报考通过了银行从业、保险、黄金和金融理财师认证考试。
要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实践是必经之路。为了尽快上手银行业务,入行后的三四个月,杨涛从没休过班,周末也会跟在值班客户经理后面,既当助手,又是学生,协助解答客户的问题。自己多下功夫,又有师傅悉心教导,半年后,杨涛成为一个合格的客户经理。从此,面对客户形形色色、多而杂的问题,杨涛毫不发发怵,游刃有余。
在工作六年后,今年已经28岁的杨涛认为:“我发现,在不同职业与岗位上,做人做事的道理其实是相通的。”
“当村官时,不投机取巧,踏实做事,为村民办事,就会被村民们认可。跟客户打交道也是这样的,不隐瞒,不回避,要推心置腹地交流,有些专业术语还需转化成大白话,交流会更顺畅。”
有一次,杨涛向客户介绍一款银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4%30天期”,客户不知道年化收益的含义,误解为存一个月就有4%的收益,当即决定购买。杨涛赶紧阻止,重复解释了两三次,客户才明白。因为真诚,所以信任。如今,虽然杨涛调到其他部门,但是仍会有客户询问他意见。
“为客户提供好服务”,师傅是这么教的,杨涛更是这么做的。
去年,平谷支行营业部要为一个1500住户的村子发放拆迁款,为了开办银行卡,柜员要提前收集身份证,复印身份证,核查信息,准备名单,工作量很大,不仅如此,村民们还提出“发放银行卡时,希望知道卡内余额”的需求,为了方便客户,杨涛和同事们下班后,为每张卡打出金额条,用皮筋绑到卡上,为此加班到凌晨两点多。让杨涛感动的是,“我们领导跟行长出去考察,当天夜里十点多回到北京火车站,直接打车到行里,跟我们一起加班到两点多,早上6点又一起到村里发卡,一直到下午6点结束。那是特别辛苦的一次,也是工作很痛快的一次。”
杨涛从师傅身上看到了言传身教的力量。在这个现代化的商业银行里,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演化成无私的分享与无言的身教,进而形成一个正能量圈,辐射开来。

在农行,无数人都是这样成长起来,他们和同伴一起,用青春与人生践行“扎根网点、服务基层”的诺言。

北京市银行业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4047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4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