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6日下午协会在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召开了“新的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如何加强国际业务发展交流座谈会暨国际业务专业联席会成立大会”。会议由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副行长黄新斌主持。协会专职副会长李阳和13家中外资商业银行主管行长及部门负责人共计28人参加会议。本次会议还邀请人行营管部国际收支处处长史炳栋出席。
李阳副会长首先介绍了成立国际业务联席会的背景以及在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下,大力发展国际业务是为适应国内外金融市场环境、应对企业客户走出去和引进来的经营发展需求,也是满足个人客户出国金融等服务的客观需要。商业银行应加强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在对外汇业务的发展上,应本着本外币一起抓、同对待、同发展的理念,使本外币业务互通互融。在发展国际业务的同时,还应重视国际业务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为国际业务的不断创新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随后,参会的各单位分别介绍了本单位国际业务条线的组织架构、业务发展情况、遇到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重点畅谈了希望借助国际业务专业联席会这个平台开展的工作。参会各单位对国际业务联席会的成立给予高度评价,并一致认为国际业务联席会为同业搭建了一个相互借鉴学习、充分沟通交流、同业合作共赢的平台。
人行营管部国际收支处处长史炳栋从管理的角度介绍了应如何加强国际业务发展。在国内金融市场更加开放、利率市场化脚步加快、汇率波动常态化的今天,国际业务已经从附属地位向主体地位转变,打开本外币通道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企业和个人外汇业务需求的多样化,促使银行业的国际业务不断创新,这就使得监管政策变化频率加快。银行能否承受更多监管政策的要求,一方面取决于银行国际业务从业人员的素质,因而加大加强银行国际业务从业人员的培训显得格外重要;另一方面取决于各行的统计数据,各行的统计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商业银行自身的监控和统计是否跟得上监管政策的要求,也能考量商业银行能否快速应对监管政策的变化,因此,银行要重视数据统计。政府监管部门只有能“监测”得了,能“控制”得了,才能将政策“放”得开。
最后,李阳专职副会长总结发言。她讲到,今天的座谈会,从银行业务发展和金融监管两个层面深入探讨了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如何加强国际业务的发展,同时对协会国际业务联席会提出了工作方向和建议,总结起来有4点:1.注重和加强国际业务各层级从业人员的培训,为辖内银行国际业务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2.同业既是竞争者又是合作者,如何加强同业间的产品联动、产品互补,实现合作共赢是协会和各单位共同关心关注的问题;3.协会将组织成员单位到上海自贸区、深圳前海区等政策前沿性示范区学习调研,使北京地区银行业发展有所借鉴;4.响应政府京津冀一体化政策,协会将联合天津银行业协会等单位,协助会员单位在京津冀经济圈达成多方位的业务合作。总之,协会秉承“自律、维权、协调、服务”的协会宗旨,努力搭建好国际业务联席会这个平台,为各会员单位做好服务,共同打造北京银行业国际业务的影响力。